cq9电子论坛-【传统文化】语文课本没讲透的王安石:15首诗词见证从锐意改革到人生彻悟
你的位置:cq9电子论坛 > 新闻动态 > 【传统文化】语文课本没讲透的王安石:15首诗词见证从锐意改革到人生彻悟
【传统文化】语文课本没讲透的王安石:15首诗词见证从锐意改革到人生彻悟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0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11
一人一生 一个图书馆为你积累的知识安一个网上的家

图片

【传统文化】语文课本没讲透的王安石:15首诗词见证从锐意改革到人生彻悟  他是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,是锐意改革的“拗相公”,更是笔力千钧的文坛巨擘。王安石的诗词,既有“不畏浮云遮望眼”的豪迈,也有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的细腻。

图片

01.《登飞来峰》飞来山上千寻塔,闻说鸡鸣见日升。不畏浮云遮望眼,自缘身在最高层。  【解释】借登高抒怀,展现政治家的远见卓识与坚定信念。02.《泊船瓜洲》京口瓜洲一水间,钟山只隔数重山。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  【解释】“绿”字炼字经典,写景中暗含重返政坛的期待。03.《元日》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  【解释】描绘新春气象,隐喻变法革新的时代气息。04.《梅花》墙角数枝梅,凌寒独自开。遥知不是雪,为有暗香来。  【解释】以梅自喻,彰显孤高品格与坚韧精神。05.《书湖阴先生壁》茅檐长扫净无苔,花木成畦手自栽。一水护田将绿绕,两山排闼送青来。  【解释】“护田”“排闼”化用汉典,展现隐居生活的诗意。06.《桂枝香·金陵怀古》  登临送目,正故国晚秋,天气初肃。  至今商女,时时犹唱,后庭遗曲。  【解释】金陵怀古巅峰之作,借六朝旧事警示当世。07.《北陂杏花》一陂春水绕花身,花影妖娆各占春。纵被春风吹作雪,绝胜南陌碾成尘。  【解释】以杏花喻志,宁肯玉碎不为瓦全。08.《明妃曲二首》(其一)明妃初出汉宫时,泪湿春风鬓脚垂。意态由来画不成,当时枉杀毛延寿。  【解释】翻案昭君故事,体现史识独到。09.《江上》江北秋阴一半开,晚云含雨却低徊。青山缭绕疑无路,忽见千帆隐映来。  【解释】山水诗中暗含人生柳暗花明的哲理。10.《即事》径暖草如积,山晴花更繁。纵横一川水,高下数家村。  【解释】白描手法展现田园生机,体现晚年诗风转变。11.《孤桐》天质自森森,孤高几百寻。岁老根弥壮,阳骄叶更阴。  【解释】以孤桐自况,表达老而弥坚的政治抱负。12.《午枕》午枕花前簟欲流,日催红影上帘钩。窥人鸟唤悠扬梦,隔水山供宛转愁。  【解释】晚年闲适之作,展现细腻的暮年心境。13.《促织》金屏翠幔与秋宜,得此年年醉不知。只向贫家促机杼,几家能有一絇丝?  【解释】借蟋蟀讽刺剥削,体现民本思想。14.《南浦》南浦随花去,回舟路已迷。暗香无觅处,日落画桥西。  【解释】含蓄蕴藉,展现晚年诗艺臻境。15.《示长安君》少年离别意非轻,老去相逢亦怆情。欲问后期何日是,寄书应见雁南征。  【解释】兄妹情深,平淡中见深沉。  从“不畏浮云”的锐意进取,到“春风又绿”的细腻诗心;从金陵怀古的历史洞见,到孤桐明志的晚节坚守——王安石的诗词,恰似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写照。这些文字穿越千年,依然能让我们触摸到一个改革家的赤子之心,一位诗人的灵魂温度。

图片

—The end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